欢迎访问云南艺术学院统战部网站!

民族宗教

服务于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三三”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介绍

作者: 时间:2024-10-15 点击数: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事关教育的根本问题。这样的时代背景也为高校设计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设计学类专业是一种集“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其放眼于历史经验和未来前沿,也聚焦于真实的世界,以问题为导向,服务当下社会。就云南的地域性特质而言:民族文化将如何在当代的社会语境中传续?

教学体系中如何融入“文化自信”和“生态共识”的理念?“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如何与民族地区的“校地(企)合作”联动,才能突出“在地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助力地域性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这一切都是地方高校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1.成果形成的背景

1.1办学发展的背景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始建于1984年,是云南工艺美术教育及艺术设计教育的发源地。38年来,设计学类专业紧扣“学习民间,注重素质养成,服务社会,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注重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此外,自2004年开始,延续了19年的“校地(企)合作”民族文化创意系列主题设计活动也为新时代的“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

1.2社会需求的背景

着眼于新时代背景和全国战略布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发展确立新坐标、明确新定位、赋予新使命,即“希望云南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而随着国家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提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作用也日益凸显和强化。因此,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作为地方艺术院校,该如何立足云南多样性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以设计服务地方经济,以创意驱动社会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直面的课题。


2.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2.1成果简介

本成果以设计学类本科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为契机,针对高校设计类专业教育和创作中存在的“内容与形式”“实践与需求”脱节、错位问题,项目团队于2004年提出并践行“服务于民族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用产学研’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过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持续13年的成果实践6年的成果检验,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知识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与创新,建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服务于民族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用产学研”的“五三三”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团队每年选择云南的一个特色县市区合作,引入了“产学研”教育理念,历时19年“校地合作”民族文化主题创意活动的改革实践,培养了大量服务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创新设计人才。该成果获得了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及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第九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

1)目标凝练: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

国家对云南的定位: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为地方性艺术院校,团队将致力于“地方民族文化”传续、专注于“在地性创新人才”培养,从而服务于“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生态文明排头兵”的建设战略。

2)模式构建“五三三”模式

“五三三”式“政用产学研”的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五”即“政用产学研”一体化。“三三”即通过“通识教育、专业培养、综合提升”三个阶段,以及“模块化培养、导师化管理、合作化教育”三个层级,来进行人才培养。

首先,团队以云南多样性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为基础,以整体项目名称的名义来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其次,校地合作的选题均落足于具体的场域,以当地使用者的真实诉求为前提;再次,加强与本土企业的合作,特别倾向于“民族文化的活态保育和当代传续”“低碳绿色理念的在地传播”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命题的实践性输出,完善以社会经济成效为客观评价标准的检验体系。最后,针对上述措施的执行和反馈情况,校内的教学和研究系统将共同运转,实时更新和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细则,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紧跟时代节奏,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这也是我们的“校地合作”能在19年间持续保持着演进活力的关键。

2.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解决设计教学与民族文化融合实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问题

在国家推动文化产业和设计服务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今天,思考设计教育如何引导全球化浪潮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创新性传续和区域环境中的生态共度。

2)解决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针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模式单一,体系不健全、社会关联不紧密、设计服务能力弱,发展持续性不强”的问题。依托“校地合作”机制,整合区域和企业资源,促进设计人才培养与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提升设计人才服务社会能力。

3)解决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和发展改革的问题。

针对传统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和知识体系碎片化、常规化问题。提出将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果向“教学、科研、创作、展演”等方面多维度转化,建立设计融入产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立体化教育体系。

3.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3.1强化目标引领:服务于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建设。

服务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战略,结合“社会需求”和“知识前沿”来进行顶层设计。“五三三”模式从学科定位、专业侧重、课程设置、命题遴选等层面入手,全方位、多维度植入“民族文化”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强化“文化自觉”“新学科交叉”等意识,实现培养目标与培养路径的高度契合。19年来,学院培养了7600余名省内外本科毕业生,其中60%的人才植根云南,服务于民族地区,把设计书写在边疆的红土地上。

3.2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搭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提升”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拓宽培养口径、注重交叉培养、突出特色优势。

“五三三”模式在满足国家质量标准的通识教学基础上,将云南的“民族与地域文化”和“生物多样性”概念融入其中,注重“人文素养”的熏陶和“生态意识”的建立,并聚焦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以问题为导向,以科学思维观为基础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洞察力和专业建树,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并树立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格局。

3.3形成教学集群模式:构建“模块化培养、导师化管理、合作化教育”三个层级的教学生态链。

“五三三”模式构建“模块化培养、导师化管理、合作化教育”三层级教学结构体系,淡化课程名称(150门专业课),注重知识点掌握(约2000个),梳理出系统的专业课程集群(约20个),形成一条让知识在思维中“活态化”运用的实践教学路径。

3.4以“五”原则构建的“校地合作”模式,实现了教育教学方式多层次、多路径的联动增效。

依托“政府、社会、企业、学校、科研”五方平台,组建教学导师团队集群,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并通过集群式教授、多元化评价,不断优化和提升成效。最终形成“将用人单位从人才的使用者,转化为教育目标设定的论证者、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者、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者”这样一个可逆变的多层联动教学体系。

3.5建立协同育人机制:联动“学校、社会、科研平台”,培养实践创新人才。

以服务社会为目标、以科研平台为抓手、以学校基础教育为出发点,协同“学校、社会、科研平台”三方力量,实现“政用产学研”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持续19年,每年选择云南的一个特色县市区合作,培养了大量服务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创新设计人才。

4.成果的创新点

4.1目标设定与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区域发展和面向知识社会创新。

“服务于民族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凝练出“五三三”式“政用产学研”的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凸显了知识社会创新的“大思政”教育格局,也将“文化自觉”和“在地性”融会贯通,进一步强调了“政”和“用”的理论站位。学院自2004年“创意腾冲”开始,持续19年践行理念创新和实践教学改革实现了从传统的“产学研”到“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的模式跃迁。

4.2思路框架与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明确与“校地(企)合作”有机融合、联动。

“五三三”式“政用产学研”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设计学类本科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经由“自我审视、自我修正、自我总结、自我演进”的成果。其构建逻辑遵循教育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沿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导向性。经由地方政府和在地企业高度融合下创立的“校地(企)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彰显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更能凸显出高等艺术教育与创意产业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之间的有机联动。

4.3教学成果产出创新:将毕业课程教学一般性成果向“教学、科研、创作、服务社会”等维度深化,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创作”服务“社会”

秉承着传续在地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服务现实社会”的核心思想,教学成果的产出,意在“通过艺术设计赋予在地资源新的社会价值”,最终实现“教学+科研+创作+服务社会“多维合一”。例如,“2017创意沧源”“2020创意巍山”和“2022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每年近800余名师生完成乡村振兴设计项目2000余项,其中落地实施共400余项,900余项获得相关荣誉和认证,另有56项获批不同类别的教研课题项目立项,同时也带动了地方200多个就业岗位,实现经济转化2300余万元。


5.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5.1应用范围

本成果自实践以来,覆盖校内本科生近10000人,协同包括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三十余所国内高校,以及来自英、法、意、韩、泰等十余所国外高校的4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累计产出成果34000余项、服务地方和企业450余家,举办巡展40余次,成果展览涵盖70万人次

5.2成效

1)“党建+思政+设计”教育实践,“三全育人”成果显著。

成果获国家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入选教学名师和团队。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立项,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其中的主创人员获评中宣部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学名师、“云南省师德标兵”等称号。

2)立足一流专业建设,服务学术共同体,提高专业声誉影响

基于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学院5个招生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认定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遴选为全国首批非遗研培高校,获国家级“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团队设计的“七彩云南”国庆彩车获华美奖。举办高质量学术活动50余场,其中,举办“全国高校设计学类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研讨会”,教育部教指委委员以及来自全国138所高校专业带头人近300人参加会议,并在会议上推广了“五三三”模式

3)标志性科研、创作成果不断获得突破。

19年来,成果累计成功转化的科研项目多达14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重点项目1项;师生历年累计荣获包括“互联网+”大创赛、挑战杯、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项1000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及发表论文1000部(篇);合作共建的校内外科研实践平台与实训实习基地56个;成果检验期和实践期内,经由本成果所引入和配置的横、纵向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累计高达8700万元。

5.3成果辐射作用

先后上百次应邀介绍教学改革经验(全国性会议多达40次),受益达万人以上。先后有国内外240多家院校来我校学习交流。

5.4社会影响与评价

国务院第七届设计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央美院许平教授,教育部高校设计学类教指委副主任、同济大学林家阳教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设计中心主任张伯伦教授等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平台进行专题报道。此外,人民网新华社云南网等知名媒体对我院连续开展19年的民族文化主题创意活动进行了实时报道。

6.结语

本成果以设计学类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为契机,历时19年的“校地(企)合作”民族文化主题创意系列活动,建立了“服务于民族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三三’式‘政用产学研’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孕育了大量服务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的创新设计人才,助力云南的地域性经济、文化发展,成效显著。


版权所有© 云南艺术学院    滇ICP备05001258号

网站访问量: